北方论丛

    《北方论丛》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繁荣学术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主要刊载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访问量:38494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国智慧的四维阐释

    童亚新;

    中国式现代化在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文化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智慧。其中,对封闭僵化“老路”的扬弃智慧、对改旗易帜“邪路”的超越智慧和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智慧是其道路选择智慧;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的把握智慧、对“两个结合”方法论的遵循智慧、对“六个必须坚持”的运用智慧是其理论创新智慧;立足社会主义进行制度建构的本质论智慧、立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进行制度创设与完善的矛盾论智慧和与时俱进推动制度完善的过程论智慧是其制度建设智慧;在“第二个结合”中实现文化“双创”发展、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立足时代引领现代化价值共识是其文化发展智慧。

    2025年03期 No.311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哲学研究

  • 偏斜的隐喻:阿尔都塞相遇唯物主义的激进政治解读

    李金辉;

    阿尔都塞的相遇唯物主义可以从理论上、哲学上解读;也可以从实践上、政治上解读。我们可以将相遇唯物主义理解为虚空哲学,通过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隐喻和虚空的必然性理解阿尔都塞的晚期思想;在实践和政治上,我们可以将相遇唯物主义理解为从事阶级斗争和革命政治行动的理论指南,用原子的偏斜这一政治隐喻和偶然相遇哲学来理解晚年阿尔都塞。阿尔都塞的相遇唯物主义的“潜流”不应仅仅从理论上理解,将其作为以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为隐喻的虚空哲学;更应该从政治实践上理解,将它理解为原子的偏斜运动为隐喻的、偶然相遇哲学。我们需要将原子的偏斜运动作为政治隐喻,作为理解阿尔都塞晚期激进政治思想的关键词,克服对阿尔都塞晚年思想理解的唯理论错误和理论主义倾向。

    2025年03期 No.311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中国学研究

  • 论周代《诗》教与《诗》的书写文本

    李辉;

    书写及书写文本在周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意义在周代教育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推广。与礼教、乐教注重言传身教、操演示范不同,《诗》教重在培养贵族的德义精神,以及政典活动中对“乐语”的恰当使用,因而对《诗》的书写文本有更高的关注和需求。书写《诗》所提供的文本与义理的确定性和通用性,是“乐德”“乐语”之教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效果的基本前提。《左传》《国语》等文献中多有以书写《诗》文本作为《诗》教依据的记载,《诗》虽有凭借记忆的口头歌诵、赋引,也有面对面的口头教学,但这都只是《诗》用、《诗》教在操作执行层面上的形态。书写文本与口头教学相辅相成,属于体、用的关系,不能仅据《诗》运用、传授时的“口头”属性,就否认书写文本在《诗》教中的必要性与核心意义。

    2025年03期 No.311 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援《易》以为说”:秦汉之际子书的书写旨归

    郑晓峰;

    《荀子》《吕氏春秋》及汉初陆贾《新语》、贾谊《新书》、董子《春秋繁露》、刘安《淮南子》等诸子书引《易》,并不以阴阳卜筮为论说重心,亦无怪力乱神之意。其引《易》论《易》主理,皈依德性,推崇仁义,教人立身处事之大用,回应“务于治”的人事诉求。统观秦汉之际诸子书援《易》类型,可管窥子学时代到经学时代学术转捩期内《易》的存在样态,考查诸子书中《易》在“六艺”排序中的变动情况,由缺席到显豁,说明其天人之学的属性符合“大一统”政治的客观需求,在汉代其经学主体的地位才得以确立起来。

    2025年03期 No.311 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法学理论与实践

  • 论大型互联网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的元规制进路

    张昕喆;尹瑞龙;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8条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平台在此过程中既是规制者,又是规制对象。这种双重角色体现了政府规制与自我规制的良性互动,与元规制理论高度契合。本条规定可分为三个层次的义务:一是以合规规制的方式要求大型互联网平台履行更高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二是通过平台规则和“监管守门人”的私权力管理平台内经营者;三是监督平台自我规制及产生的私权力。在元规制模式下,本条实施的重点是通过程序性指引和激励机制促进平台自我规制,考量成本收益激励平台积极履行管理义务,同时对平台私权力进行程序性和实质性审查,确保规制的有效与公正。

    2025年03期 No.311 4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公案视野下正当防卫案件故事模型的应用逻辑

    刘佳敏;

    以“故事模型”来分析解释证据并重构案件事实的方式,为公案视野下正当防卫案件的侦办提供了新的思路。故事模型与正当防卫公案的事实间具备良好适配性,以故事模型理论指引正当防卫案件事实之构建,不仅有助于扫清正当防卫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片面取证”障碍,还将减少防卫案件事实被剪裁的几率,提升事实认定的完整性。因此将故事模型内嵌于正当防卫公案之证明是因势利导之举措。然而实践中此种故事模型构建却存在信息噪音过大,模糊修辞使用过多,公德困境突出的问题。对此,需以“关联性证据规则”理论为指导,减少无关信息的介入与干扰,并注重提升故事模型中的证据覆盖率。同时要坚持以正当防卫案件中的双重核心行为为导向,在构建两种独立故事模型的基础上提取公因式,实现先后时序发生的两套故事模型间的合理融贯。此外还应在正当防卫案件故事模型构建中顺应社会公德,回应大众的法律情感诉求。

    2025年03期 No.311 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经济与社会发展

  • WTO视阈下GATT外汇安排研究:以历史考察为视角

    赵宏瑞;汤雯雯;

    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储备货币和主要贸易货币,其地位已经面临挑战。近年来,多种因素促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求在贸易和储备中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从而推动全球货币体系更加多元化。一些国家,尤其是与美国关系紧张的国家,正在推动采用其他种类货币或本国货币结算的方式。从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视角分析,金砖国家构建独立的支付结算体系、俄罗斯力推卢布结算等举措均表明美元地位的动摇有其历史规律,同时也表明“资源—生产”一盘棋的外汇安排具有稳定性。

    2025年03期 No.311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海洋科技创新对沿海环境污染减缓效应及区域差异研究

    郭慧文;王涛;

    全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加剧了海洋污染,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聚焦海洋科技创新的环境治理效应。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沿海11省市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分析与工具变量法揭示其污染减缓机制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海洋科技创新显著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提升为核心中介路径,区域异质性突出。海洋科技创新作为沿海污染治理的核心驱动力,需通过差异化政策及人力资本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为精准化海洋环境治理与科技—环保协同路径提供了实证依据与决策参考。

    2025年03期 No.311 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文学理论与批评

  • 卡冈价值论美学对俄苏传统美学的挑战与超越

    杨燕;

    卡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对俄苏传统美学的挑战与超越中构建了自己的价值论美学,成为俄苏当代美学的重要推动者,对我国当代美学体系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一方面,卡冈清楚地看到,包括俄苏美学界在内的美学研究普遍存在着混淆审美与艺术活动的现象,卡冈在对二者进行深入区分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边界的突围与重建;另一方面,在主客观相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了价值论美学对认识论美学的扬弃,强调美即是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审美价值,而艺术作品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系承载审美价值的载体。

    2025年03期 No.311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赛博格”文类:论蒸汽朋克科幻小说的杂糅性特征

    金冰;黄可月;

    蒸汽朋克科幻小说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科幻亚类。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第一次蒸汽朋克科幻浪潮”,以19世纪英帝国的时代置景和巴洛克风格的蒸汽机械为标志。然而,随着蒸汽朋克科幻小说的创作范式不断嬗变,后继的蒸汽朋克科幻小说题材更为庞杂,创作意图复杂、甚至互相矛盾,并没有普适的研究结论能够准确地界定整个蒸汽朋克科幻亚类。因此,将蒸汽朋克科幻小说视为一种糅合了当下性与历史性、辩证地建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以及呈现出多维的种族及性别话语的“赛博格”文类,而非将其框定在既定的论调中,预设特定的时代、地点标的,抑或文学载体,更有利于呈现蒸汽朋克科幻小说异质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2025年03期 No.311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超越“景观”——论科幻小说的深度模式

    梅哲;

    科幻小说内在接纳“景观”,这使它一方面在当代展现出蓬勃生机,另一方面又面临了经典化、深度化困境。景观逻辑影响了小说创作;景观社会消解、含纳了深度,使得景观的自我反讽策略失效。通过对科技和科幻小说的存在论身份进行辨析,文章找到了科幻小说的一种深度模式:超景观叙述。这一叙述的两种范式契合了科学时代的思想欲望。通过这一模式,科幻小说得以超越景观,建立思想深度。

    2025年03期 No.311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游寿李庄史语所见黜始末考

    姜勇;

    新近所见傅斯年、游寿、屈万里手札数通,对进一步了解20世纪40年代游寿在四川李庄史语所的一段坎坷经历,极为重要。这些手札不仅呈现了向不为人所知的游寿与董同龢的摩擦、与张政烺的龃龉和剧烈冲突,而且也展现了傅斯年在这些事件中的立场、态度和具体的处理手段。对全面认识傅、游二人在李庄期间关系及恩怨的来龙去脉,扭转人们既有揣测中存在的某些偏颇,大有帮助。

    2025年03期 No.311 1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下载本期数据